第(3/3)页 真不愧是两个经商奇才。 一眼就看破了这套思路的弊端。 在人均生产力低下的春秋时期,大国一味地强调商业发展,的确是取死之道。 但他既然提出这个想法,自然就不是给大国准备的。 可不要忘了,他宰子的封地菟裘旁边,就有两个规模合适的国家可以进行实践。 一个是黄帝后裔建立的铸国,一个是大禹后裔建立的杞国。 宰予自从知道要到菟裘就任以后,一早就在图书馆把这俩国家的老底翻了个干净。 杞国境内出产生铁、煤炭还有磷矿(燧石)。 而铸国就更妙了,那里不止有铁、煤,甚至还有大量铜矿和诸夏少有的天然硫磺矿,甚至还有岩盐。 铁煤铜的作用不言而喻。 而有了硫磺和磷矿,简单煅烧后,就可以用来做磷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至于岩盐,埋藏的深度在百米左右,虽然这个深度现阶段暂时无法触及,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幻想,如果找准了位置,努努力还是有点机会的。 铸国与杞国的国力本就弱小,如果略施小计,用大肆收购这些矿产的方式,逐渐掌握住他们国内的经济命脉…… 那以后,宰子说什么,那还不得就是什么吗? 夫子反对无义战争,那就尽量不打仗,毕竟万一打起来,可是得死上不少人的。 菟裘的民众,那都是宰予的心肝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为了菟裘的人口增长,他可是操碎了心,怎么能把人拿出去打仗送死呢? 这不合乎周公的原版周礼,也不合乎夫子的改良版周礼,更不符合宰予的新时代特色周礼。 宰予一想到这些事,就忍不住连声发笑。 子贡望着他这副模样,禁不住哆嗦了一下。 范蠡则一脸担心的望着他,衝着身边的子贡问道:“宰子这是怎么了?” “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一般他露出这种笑容,指定没什么好事。” 二人正说着话呢,忽然听见船头的棹手们喊道:“范子,前面就是临淄城了!” 众人闻言,连忙扶着围栏向前眺望。 只见天际线上,一座巍峨大气的万丈雄城逐渐展露在他们的面前。 众多来采买售卖的商伍行走在沿河的宽广周道上。 耕地以临淄城为中心,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农人们挥汗如雨,齐地的方言此起彼伏。 还未进入临淄,便能看见行人人头攒动、商队络绎不绝的盛况,这让宰予顿时有种乡下人进城的新鲜感。 早在到来之前,他便查阅过临淄的相关资料,这座先秦古城占地超过八万鲁制公亩,如果按后世单位换算,大约16平方公里,足有两千多个足球场的大小。 不过虽然宰予早就在图书馆资料中得知了临淄的雄伟,但当他第一次见到这座华夏雄城时,还是忍不住感叹。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便是大国上邦的恢弘气度吗?” ------题外话------ 求票的时间就要到了,我向佛祖许愿 佛说:我可以让你许一个愿 我对佛说:那就让我所有的读者给我投票。 佛说:只能四天。 我说: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说,不行,只能三天。 我说,那就昨天,今天,明天。 佛说:不行,两天。 我说:那就白天,黑天。 佛说:只能一天 我说:行。 佛茫然的看着我说:哪一天。 我说:每一天。 听懂掌声。 ——节选自《宰予日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