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刘晔收汝南黄巾-《三国之惧内王爷》
第(3/3)页
刘晔:“汝南黄巾不在黄巾,而在官吏。”
高顺轰的大惊,这样的断言,也曾经发生在他与张咨之间。张咨和高顺来到汝南之后,也发现了汝南的当地**有抱团排斥陈国任命的意思,后来高顺和张咨知道,这里面是袁术在做鬼,才有了刘宠下令杀几个典型顽固派的事情。
那时候张咨就说,汝南黄巾之所以禁不绝,就是因为当地官吏太懒散,以至于百姓宁可从贼,也不愿意相信官府。
现在这话再一次出现在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口中,高顺大惊,同时不由着重了几分,期待刘晔接下来的话。
“然而治理汝南,却不能大刀霍斧政治官吏,据闻一个月前张太守与将军曾欲杀鸡儆猴,但是一个月过去,收效甚微。可见从官吏着手,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
高顺点点头,却不说话。
刘晔:“将军乃是掌握兵权之人,多次剿灭黄巾山寨,此时也应该知道,攻击黄巾,也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此处黄巾死,僻处又升,官兵走,盗贼又复起,于是不能绝。”
高顺再点头。
“既然如此,将军与张太守,当令思捷径,行釜底抽薪之策,可平黄巾。黄巾平,则张太守与将军在汝南声威振,声威振,则再回头可治理汝南官吏,政治官场不屈者。”
高顺腾的跳起来,门外近卫闻声冲进来,高顺:“出去。”
“好,好,此计好。但是,这件事情,当速速禀告将军,由将军下令,太守执行,我掌军事可为护航。”
高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民政那是张咨的事情,而且,此时高顺已经对刘晔有点认可了,想要推荐给刘宠。
刘宠在陈县得到高顺上报,跟荀攸一看,荀攸:“主公,汝南得大贤也。”
刘宠也是呵呵笑:“好,好,既然这样,那就先任命刘晔为军事参赞,暂时在高顺军中出谋划策。下令张咨,免税三年汝南,只要山中之民下山来登记在案,配合登记人口,则允许开荒十亩一人,同样免税三面。”
“哼,我倒要看看,这宽宏政策一下,还有人愿意去当贼?”
荀攸:“主公,没有税收,汝南官吏就没有了油水,只怕要造反?”
刘宠:“等着他们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