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份,温度开始降低。 一项新的事务提上了罗曼的任务日程。 如何过冬? 起源城的基建速度肯定不慢。 罗曼带来了更先进的烧砖技术。 一个泥匠每天能制作近千个砖胚,是建设环节之一。 另有运土和泥、阴晒烘干、燃料供应、煤炭烧窑等,建设周期较长。 平均来算,五十个劳动力每天建造一座基础砖房。 投入的劳动力越多,产量越大。 因为每天都在砌墙,建筑队早就熟能生巧了,一个老人指挥两个新人搬砖。 这种建筑的好处是坚固、耐用。 今年暴雨洪涝,放在别的城镇,那就是数十上百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但在起源城面前,那只是微风细雨——最多是没铺好屋瓦,出现一点漏水现象。 可是房屋只能做到最基础的御寒。 今年的奴隶们没有衣物,没有被褥,就连家具也不齐全,木厂那边都是优先提供床具的,铺的都是麦秸和茅草。 刚收获的六千斤棉花只能紧着军队用。 纺织原料不够,与其只发给一部分人,不如所有人都不发。 罗曼取消冬装福利,肯定没人闹意见。 但问题是,罗曼往年发放冬装,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冬日劳作。 今年…… 也得这样! 衣衫单薄就衣衫单薄吧。 白天的时候,提高饮食标准,觉得冷了,就喝几碗咸肉汤,上面飘着一层满满的油花,喝了能暖和身子。 有足够热量,足够脂肪,身体活络开,在冬天干活冻不死人。 但也只有在外面干活的人能喝这个。 那些作坊里的工人没资格吃肥肉,只能吃瘦肉了。 所以,白天还好说, 但到了晚上呢? 夜晚温度更低,外面寒风凛冽,稍不留神就冻死一批体质差的人就太正常了。 一旦受冻,白天的干活效率肯定大减。 罗曼不得不因此去了煤铁镇。 蜂窝煤和铁炉能帮助他们度过漫长且寒冷的冬夜。 就和建设砖房一样。 这种难度不高的生产任务,投入的人力直接影响产出。 罗曼这次往煤铁镇那边带去了五百个新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