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夏季的最后一月到来。 气温越发炎热。 负责种地的农夫们平常喝的是木桶里的凉白开,早就变成了凉茶。 大厨房的优势是效率高,且能极大的节省燃料。 在六月份,所有农夫早出晚归,中午休息四五个小时。 他们要在今月深耕出五千亩的荒地,种上适合在秋季收割的蔬菜和作物。 为什么要这么迫不及待的种地? 自然是需要迎接未来人口。 罗曼付出那么惨烈的代价,将整个康德领打崩了,怎么可能只迁徙一批人口。 不能说所有人…… 今年最起码也得再拉出来一万人吧。 不种地怎么养活他们? 至于康德领的土地,基本被罗曼放弃了。 能拿,但没必要。 除非打穿群山,修建桥梁,否则罗曼很难守得住外界的那片土地。 把他们迁移过来是最好的办法。 …… 罗曼在计划着开荒种田的时候。 临时建设起来的榨油作坊出油了。 黄豆品质不好,出油率也低,不足10%。 五千斤的黄豆,仅压榨出了四百来斤的豆油。 食用油的好处极多。 然而放在大厨房,最多两天功夫就用光了,压根不够吃的。 但用来制作肥皂,那就是大约四百斤。能切割成两千块肥皂。 四舍五入,就等于罗曼的士兵人手一块肥皂了。 省着点就能用半个月。 而这就是罗曼制作肥皂的目的。 让士兵保持整洁的面貌和较为干净的气味,这算是士兵的生活福利之一。 这只是第一批豆油。 罗曼最终大概能得到四千多斤的豆油。 还是那句话,用来做菜是不可能的。 以前没食用油的日子怎么过来的,以后就怎么过呗。 用来制作肥皂、维修和保养武器,才是它们最好的出路。 但制作肥皂需要人手。 规模化生产,固然能提高效率。 但新型产业的前期投入是少不了的。 罗曼制作的肥皂,虽说不如现代肥皂那样细腻温和,但有就是比没有强。 …… 又过了些天。 斯格镇迎来了一场夏季的大暴雨。 比去年的要晚,斯格镇的老人说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场暴雨的。 其实还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