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缺点是置身其中的人类也越来越疲于奔命,所以就有人开始怀念田园生活。 …… 斯格镇处于很特殊的阶段。 相比起这个时代,它的生产力很发达,但社会结构却很简单。 也就是说,罗曼只要满足他们的基础生存需求,就能随便折腾他的领民。 原始部落的首领只要能养活他的部落,别说五分之一了,就算把一半的人训练成士兵都不成问题,某种程度说是全民皆兵都合理。 罗曼没开玩笑。 斯格镇的生产力下降,也只是相对于全力生产而言。 从原本的秒速十米,下降到秒速五米,相对于这个秒速半米、甚至止步不前的时代而言,它也称得上高效了。 在这个第二年春天结束的时候。 它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建筑队建造了众多砖房,住房不足的现象得到了缓解,军队大院也建设好了,只容纳有家庭的军人,安置其家属。 毕竟一户人家一座房是基础。 其次是,从去年秋天就开始饲养的猪羊鸡,开始大规模出栏了。 猪的出肉率能有六成,羊的出肉率有四成,每只鸡也有两斤的肉。 这意味着罗曼多出了八万斤的猪肉,三万斤的羊肉,近万斤的鸡肉。 这是一笔巨大的肉类储备。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纯肉的分量。 如猪头羊头、猪蹄羊蹄、内脏骨头是不算在列的。 如果全都算上,那得再加上十万斤。 虽说斯格镇缺乏各种香料,但食盐和葱姜蒜是不缺的。 罗曼有的是菜谱,这些好东西可不能糟蹋了。 就算猪大肠也得给我留着,大肠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高的,在这个时代也属于营养品——只是因不易保存,所以要快点吃完。 猪骨髓和羊骨髓也算是珍馐美味。 那些羊皮羊毛也能用来制作衣物。 这都是养殖带来的额外好处。 只留下能产奶的母羊、能下蛋的母鸡、能产崽的母猪。 其余的全部杀个干净。 这不亚于一次大丰收。 屠宰意味着能饿它们几天,不用喂饲料。 养殖部共计一千人,每天分批次的屠宰掉上百头猪、两百头羊、五百只鸡,将其腌制,挂起来风干熏烤,变成腊肉和咸肉。 杀的越多,压力越小。 直到下一代被选育的猪羊慢慢成长起来,对饲料的需求逐渐增大。 这又意味着现在养殖部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了——腾出来六百人去做别的事情不是问题。 罗曼又让他们和农业部一起,在河岸两侧种植了大片的牧草。 估摸着得有四五千亩,罗曼将那里规划成了一片自然牧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