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定的要改良土壤结构。 罗曼今次准备开垦出七千亩到一万亩的荒地。 得拉过来一千多万、接近两千万斤的泥炭和粪肥。 毫无疑问,这是个大手笔。 所以,这次他集结了三千个劳动力。 其中包括了嫁给士兵的那些适婚女性。 士兵妻子也是重要劳力,得跟在重犁后面捡石子、砸土坷垃。 建造队也得停一停,先过来种地再说。 因为盖房子什么时候都能盖,而种田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种的,现在急缺劳力。 趁着这场春雨的势头,用十字镐将板结的土层掀开,土坷垃挨个敲碎,先是松土,然后每亩地再混进去两千斤的泥炭进去。 两千斤泥炭和粪肥结合的腐殖质,落到一亩生地里,就只能平摊出薄薄一层。 但若是一次施肥过多,不能及时分解,反而不利于土地熟化。 每年做两次、每次一两千斤的泥炭和粪肥。 三五年就能变成一块合格的熟地。 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达二三十公分,到时候无论种植什么,都能得到极高的收成。…… 农业管事巴洛全程负责指导。 罗曼曾用一块蓝宝石,提升了巴洛的农业知识。 所以那个农夫之子对于农业生产的流程是越想越明白。 简单来说就是开窍了。 他将过去的耕种经验总结出来,慢慢形成了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雏形,也很粗浅,但这些知识如魔咒,让巴洛神魂颠倒、欲罢不能,仿佛窥见了一个新世界。 巴洛有一位可敬忠实的父亲,辛苦劳作数十年。 在过去的斯格镇,没人比那位父亲更懂得种地,他有着很高的威望,有些时候农事官也会向他请教种地的问题。 但那人却死在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他因传统而局限于过去时,而他的领主却在高瞻远瞩、眺望未来。 他的血溅在了领主的脚边。 他的死是没道理可讲的。 儿子心想,我的父亲要面对这样的困境,我的领主面对那样的困境,他们却要决出胜负,错误的是谁? 巴洛扪心自问。 诸神啊,缘何将苦难流进尘世、让本就没有过错的双方分出胜负、让无辜的血流淌? 你们用漆黑的布蒙住我们的眼睛,又忽然将它掀开,让刺眼的光线射进眼里,却又斥责我们无法承受炽烈的阳光。 如果阳光恒在,那为何今日才掀开那条漆黑的布? 如果阳光不在,那如今照在我们眼里的又是何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