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这也是爹对皇上试探之举的回应,如今,还不是这般行事的时候。” “罗龙文一死,爹如断了臂膀,不仅与徐阶结下大仇,更是为了皇上牺牲如此,足以说明忠心。” “同时这件事,也方便皇上拿捏徐阶他们,无论是施恩还是处置,都有了借口。” “而分权之策,爹也在配合,爹让儿子之前准备将罗龙文家产献给皇上,就是表明配合之意,将这部分权力,让渡出来。” “但是爹老谋深算,并未将好处都占了去,而是将这些打算,送到了皇上面前,让皇上来决断。” “那份奏疏,就是爹的心意。” 严嵩挑起眼皮看了好大儿严世蕃一眼,废话这么多,总算说到了一个重点。 决断权,才是这件事中,最重要的东西。 当臣子的,莫要自作聪明,身在高位,一言一行都要多多考虑,千万不可打着为皇上好的名义,私底下行事。 那份奏疏,才是严嵩真正的算计。 一方面,是凸显他的能为,人老心不老,皇上看看微臣,微臣还能用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表达忠诚,微臣万般算计,却不敢欺瞒皇上半分。 忠心又有能力的臣子,这才是严嵩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无论是严世蕃口中的反击,还是什么试探等等,都只不过是随手而为的小事。 简在帝心,才是头等大事。 这个道理,严嵩几十年前就明白,也是如此,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子。 皇上要什么,他就做什么,绝无半点违逆之意,也绝无半点欺瞒之举。 这才是严嵩的为官之道,也只有这样,他顺手做点什么,皇上才会装作不知道。 “严世蕃,爹再问你,罗龙文,会死还是不会死?” 严嵩伸手端起茶盏,低头慢慢喝了一口,问起了这件事里,最关键的部分。 晚上的时候,罗龙文接到内阁调令,便立刻跑来严府,却吃了一个闭门羹。 后来他紧急写了这份奏疏送去宫里,严嵩让严世蕃大开方便之门。 两件事,他的好大儿严世蕃,是知道,甚至亲自参与其中的。 其中道理,若是能领悟三分,以后他也不必为好大儿严世蕃过多操心了。 “之前必死无疑,现在,却必活无疑。” 听到自家老爹的询问,严世蕃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