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圣公洞-《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3)页

    “陛下。在临安北面。大理寺南约三里处。”

    “恩。准。马爱卿。和工部商议。年后便开工吧。”

    “是。陛下。臣遵旨。”

    “马爱卿、叶爱卿。有关今年驻外官员的述职。吏部、礼部都安排好了吧。”

    叶梦鼎和马廷鸾齐声道:“陛下。已经安排妥当。”

    “好。各位爱卿。朕还有一事。你们先考虑下。我朝官员大都三年一迁。或换部门。或去地方为官。这不利于我朝官员在当地购买住宅。所以朕打算在皇城附近试建一批房屋。租给沒有房屋的官员。同时。也会修建一批廉租房。租给沒有住房的临安百姓。大家对此有何想法。日后再议。”

    “是。陛下。”

    “小七。退朝。”

    新安江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发源于安徽省率山。东入浙江省境内。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合。东北流入钱塘江。

    建德府位于两浙路与江南西路交界处。新安江横穿其境。建德府原名睦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于镇压方腊起义后改名为严州。建德为州治。咸淳元年初。升严州为建德府。建德为府治。建德府的西部靠近江南路的徽州处有一座较为封闭的小山村。名叫帮源村。这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后因方腊起事反宋而闻名。方腊造反被镇压后。这里几近无人居住。直到北宋灭亡。高宗南渡后才渐渐恢复了人气。一百多年來。方家后人陆续在此生根发芽。又重新形成规模。只是方家后人行事极为低调。南宋朝廷又陷于内忧外患之中。根本无暇顾及。遂渐渐将此地遗忘。

    帮源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山村相对蔽塞。就像世外桃源般。宁静淡然。除了新安江水路外。就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和外界相连。

    冬日时分。山村已是天寒地冻。或许是新年临近之故。村民们的脸上大都洋溢着喜庆之色。心里也觉得一丝暖意。

    此时。后山上的一处山洞内。有十位村民模样之人正围坐在一张长条形的木桌旁。这里虽然是个天然山洞。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洞中洞。十人身处内洞之中。洞里到处可以看见人工修饰的痕迹。

    正面的洞壁上挂着一幅横匾。上面是“圣公洞”三个大字。横匾下面是一座半人高的雕像。这座雕像身着皇袍。一首握珠。一手持书。双目平视。极具威严。从雕像旁的一处墨迹可以看出。这座雕像就是当年号称“圣公”的方腊。

    长桌正面之人年约四十來岁。长须飘然。温文尔雅。颇有仙风之韵。看上去和雕像倒有几分相似。其对面坐着一位二十來岁的年轻人。这人长相俊美。双目却显阴鸷。给人一种极为不舒服的感觉。长桌左边的四人形态各异。有相貌淡雅的文士。也有头发披肩的头陀。右边四人则是清一色的村夫打扮。

    那年轻人首先说道:“父亲。八大长老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

    这洞里的十人均是天道盟的上层人士。居中的长须人名叫方晨乾。是天道盟的三当家。在盟中被称为三爷。也是方腊的嫡系后人。对面的年轻人是其独子方赫。其余八人乃是天道盟的八大长老。右边四位长老都是出自方氏一族。其中两人属于方晨乾的长辈。是为二长老方和平。三长老方和山。另外两人则是方晨乾的族兄弟。在八大长老中。排行第五、第六的方晨孝和方晨奇。右边四人则是外姓长老。依照座次分别是大长老“神枪无敌”王商渊。四长老“赤面如來”空明头陀。七长老“劈风刀”石流星。八长老“连珠神射”庞泽耀。这四人也是当年方腊帐下八大天王的后人。

    “恩。各位。我们开始吧。”三当家方晨乾首先带着众人拜祭了方腊像。然后说道。“今天下局势逐渐明朗。蒙古人势必南下。以宋朝之力是万万无法抗衡的。乱世即将而至。这正是我盟重新崛起之时。作为本盟的三当家。我决定自今日起。盟里开始筹建军制。秘密练兵。此事以大长老为首。另外。为重蹈先祖当年的覆辙。在发展自身力量时。本盟还需要结交外力。共同灭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