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历史上关于"回回炮"的创造者语焉不详,但公认其被大规模用于战事中要追溯到蒙元时期。 彼时以"骑射"见长的蒙古大军便是凭借此着此等利器,方才逐步撬开了南宋城池的大门,并最终入主中原。 待到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因为火铳及火炮被大规模应用于军中,曾经留有赫赫威名的"回回炮"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对于生产力低下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来说,这制造原理相对比较简单的"回回炮"仍是其攻城的不二首选。 "调转炮口,将这些回回炮给本将毁了!"简单环顾了一下场中的局势,秦良玉便是扭头朝着身旁的亲兵吩咐道。 虽说这回回炮的威力远远无法与城头的红夷大炮相提并论,但从天而降的巨石仍是能够给城垛前的弓弩手们造成巨大的困扰。 不过是一轮齐射的功夫,便有不少专心朝着城外鞑子射击的弓弩手们倒在血泊之中并痛苦的哀嚎声,惨叫声很是凄惨。 更有甚者,则是直接被砸成了肉饼,尸骨无存,场面很是血腥。 "得令!" 闻声,围在秦良玉身旁的传讯兵们纷纷四散而开,不断挥舞着手中的令旗,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军令传递开来。 事实上,早在秦良玉下达军令之前,神机营总兵马祥麟便已然高声指挥其麾下的士卒。 但因为红夷大炮实在是过于笨重,炮口调整起来极为困难,还要顾忌到立于城垛前的弓弩手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予以还击。 咚咚咚! 不知过了多久,久违的火炮声终是在三屯营城头响起,掺杂着砂石的炮弹精准无误的落在一架回回炮附近。 只一瞬间,张牙舞爪的"回回炮"便被炸的支离破碎,而立于其身旁的十余名女真鞑子也是死的死,惨的残。 咚咚咚! 片刻过后,第二声炮响也是如约响起,瞬间升腾而起的黑烟使得不少尚未来及的撤离的弓弩手们被呛的眼泪直流,但得益于往日的操练,这些弓弩手并没有乱作一团,而是在各自将校的呼喝下,有条不紊的后撤。 在众多炮手们临危不乱的操持下,于阳光下闪烁着寒芒的红夷大炮终是将城外同样笨拙的回回炮击溃,化作遍地沾着血污的碎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