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为当下朝中最为"知兵"的几位文臣之一,他深知眼下这个机会,对于大明来说是何等的来之不易,更清楚"广宁城"对于看似僵持的辽东战局有着何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旦朝廷能够"光复"广宁城,将此地重新握在手中,便能逼迫建州女真全面收缩防线,并彻底杜绝日后其借道蒙古,突袭蓟镇之事。 除此之外,朝廷还能以广宁城为根基,重新恢复与关外蒙古的联系,切断建州女真的重要屏障。 "王本兵.." 许是没有料到王在晋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反水",李国普一时之间有些涩然,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 蓟镇之外,更是倾巢而出的建州女真,并有数量不菲的蒙古骑兵随行呐,岂可如此淡然? "元辅.."望着眼前有些"冥顽不灵"的同僚,次辅刘鸿训倒是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拱手朝着眼前的天子说道:"回禀陛下,既如此,老臣请陛下再开内帑,犒赏三军将士,并以朝中勋贵巡边,以震军心。" 其实依着刘鸿训的本意,似巡视边防这等差事,最好当由"朱家人"来完成。 朱由检作为大明天子,自当坐镇京师,轻易动弹不得,当由其钦点一名"宗室"代行此事。 但朱由检作为先帝的幼弟,泰昌皇帝的幼子,已是没有了兄弟能够为分担如此重任。 虽说十王府中尚还居住着几位闲散藩王,乃是万历皇帝亲子,当今天子的亲叔叔,但天子与这几位叔叔的关系,因为去年那场由东林党一手策划,试图以宗室出京就藩,逼迫内阁首辅李国普辞职还乡的斗争中变得有些尴尬。 故此,刘鸿训便是退而求其次,建议由京中勋贵代替天子履行此等重任。 "唔.." 闻声,内阁首辅李国普便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可奈何的靠坐在身后的座椅之上,胸口不断的起伏着。 "既如此,老臣自请出京,犒赏我大明儿郎!" 短暂几个呼吸过后,内阁首辅李国普便是猛然抬起了头,声音急切的毛遂自荐。 身为这大明朝的首辅,他自当以身作则。 "爱卿年事已过,当坐镇京师。"半晌,许久没有作声的大明天子朱由检终是唇齿轻启,表达了其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