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微臣不敢.." 见朱由检如此言说,身躯微微有些颤抖的周嘉谟赶忙从座位上起身,心中却是为之一暖。 不多时,司礼监秉笔便是去而复返,身后则是跟了几个小太监,手中端着几倍冒着热气的香茗,并分别递到了几位绯袍臣工的身前。 "多谢陛下.."其余几位臣子也是次第起身,拱手行礼。 轻轻摆手,朱由检脸上重新恢复了波澜不惊的面容,略有些严肃的朝着身前的几位臣子说道:"朕听说,九边将士的军饷又缺了?" 去年冬天,朱由检刚刚继位,便是自内帑中拿出白银,一次性补齐了辽镇军士拖欠数月之久的军饷。 此后,又在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建议下,将其余边镇士卒拖欠时日更久的军饷补齐,这才有惊无险的解决了军中早已存在多时的"隐患",从而为崇祯元年的几个胜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隔一年,终是又到了朝廷核查兵册,支付军饷的时候了。 听闻朱由检将他们这些人召来的用意,暖阁中的几位绯袍重臣皆是脸色一红,心中也涌现了些许无奈。 按理来说,诸如九边将士军饷等必要开支应是由户部支付,但过去一年,任凭户部尚书毕自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也仅仅是令大明枯竭的财政焕发了些许生机,实际进项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朝廷虽是接连打了多个胜仗,但阵亡将士的抚恤,"水西土司"改土归流及赈济陕西灾民等花费加起来却是一个天文数字,本就勉强维系的户部根本不堪重负。 为此,户部尚书毕自严只能上书朱由检,请求在开内帑,由朱由检先行垫付九边将士的军饷。 "陛下赎罪.."沉默少许,户部尚书缓缓起身,迎着天子略有些狐疑的眼神,有些忐忑的拱手说道:"今年朝廷虽是接连取胜,但善后的事宜却是花费不少.." "除此之外,天津巡抚李邦华整饬水师也从户部要了一笔银子.." 言罢,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有些为难的看向案牍之后的天子,户部"亏空"严重,他只是着重挑了几件事汇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