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夕相处数十年,老太监如何不清楚面前的鲁王为何迟迟下不定决心,无非是担心其身后事。 毕竟泰兴王朱寿镛可是子嗣旺盛,就算其所作所为被朝廷知晓,被废为庶人,这鲁王的爵位迟早也要落到其子嗣的手中。 到了那时,鲁王府的大权终究还要落到泰兴王朱寿镛父子的手中。 但今时不同往日,以当今天子的性子,若是知晓了泰兴王的所作所为,只怕会顺势将矛头对准他们整个鲁王府。 毕竟天子"苛待"宗室可是出了名的,无论是被山西大同被废为庶人的代王,亦或者被削去亲王爵位的成都蜀王。 这两位,仅仅是涉嫌谋逆,便遭遇了如此严肃的处理,而他们鲁藩一脉的泰兴王则是直接与白莲教有染,并且暗中资敌。 这可是毋庸置疑的"谋逆",性质更加恶劣。 听闻身前老太监如此言语,鲁王朱寿鋐也是缓缓靠坐于身后的桌椅,脸上露出了深邃之色,不自觉的回想起与他同为"亲王"之尊的两位宗室遭遇。 "哎,也只能如此了..." 几个呼吸过后,鲁王朱寿鋐终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眼眸深处虽然涌现了一抹不忍之色,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朱寿鋐能够执掌鲁王府二十余年,自然不是易于之辈,之前迟迟不对泰兴王动手,无外乎是看在兄弟情谊的份上。 眼下既然做出抉择,自是不会优柔寡断,随手便是拿起了一旁的纸笔,开始书写奏本。 天子年纪虽是不大,但其政治手段却是老辣的吓人,无论是传承百余年的勋贵亦或者"众正盈朝"的东林党都不曾在与天子的交锋中占得丝毫便宜。 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 一念至此,鲁王朱寿鋐便是不自觉的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呼吸也是为之急促起来。 "王爷.." 望着正在案牍后龙飞凤舞的鲁王,沉默不语多时的老太监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颇为激动的朝着身前的朱寿鋐低语道。 朝夕相处数十年,他自是知晓面前的鲁王心中一共有两个遗憾,除了未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子嗣之外,另一个遗憾便是不能亲眼去瞧瞧兖州府城之外的景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