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月二十六,诸事不宜。 寅时刚过,稀薄的晨雾尚且笼罩在京畿之地的上方,但大街小巷上已是陆陆续续出现了行商走卒的身影,沉闷的钟鸣声也在城中悠悠回荡。 位于京师正中的紫禁城外,身着红袍的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已是早早的等候在宫门之外,略有些沧桑的脸上满是凝重。 俗话说,紫禁城中没有不透风的墙。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近几日朝中的"暗流涌动"早已是人尽皆知,遑论是本就在皇宫中当值的内侍和侍卫们。 毕竟,东阁大学士孙承宗除了其广为人知的"帝师"身份之外,还有一层鲜为人知的身份,便是"东林骨干"。 "见过阁老.." 兴许是一路小跑而来,司礼监秉笔王承恩的脸色显得有些涨红,胸口也在不断的起伏着。 虽然孙承宗于朝野间的"存在感"不如近些时日惹得满朝风雨的首辅李国普及次辅刘鸿训这般强,但王承恩却是知晓这位老大人在天子心中的地位。 不然也不会才刚刚继位,便迫不及待的将这位因为"党争"而黯然离乡的帝师召回京师辅政,并且令其入阁。 毫不夸张的说,与先帝在位时期相比,孙承宗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劳王公公了。" 耳畔旁响起的问候声将微微失神的孙承宗唤醒,简单打了个招呼过后,孙承宗便是跟在司礼监秉笔的身后,迈步朝着宫苑深处而去。 也许是知晓身旁的阁老心情不佳,头前引路的王承恩也没有去"打探"孙承宗的来意,只是规规矩的从前领路,心头有些沉重。 昨日天子才刚刚于乾清宫暖阁召见了"九千岁"魏忠贤,今日身为"帝师"的孙承宗便是请求入宫面圣。 这针锋相对之意,是不是有些太过于明显了。 一念至此,王承恩心情更是烦闷,竟是没有留意到脚下的坑洼,身形一滞,竟是险些跌倒在地。 而身后的帝师也是显得心事重重,仅仅是伸手搀扶了一把,便是再无反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