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不满,坐在上首的王嘉胤眼神冰冷,声音中充斥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如若不是看在"义军"刚刚整合,人心尚有些浮动的时候,他早就痛下杀手,何至于对这些人百般"讨好"? "自用,你招募的兵丁规模如何了,可曾具备战力否?" 不多时,坐在上首的王嘉胤便将殷切的目光投向仍是纷纷不同的王自用,声音中也夹杂着一抹期待。 他们二人早年间曾同时投身行伍,因为受不了将校压迫,这才逃回了家乡。 彼时的行伍中,似他们这样不满上官压迫,继而偷偷跑回家的"逃兵"不在少数,其中尤以出身陕西的"秦人"最多。 毕竟相比较其余的九边重镇,陕西三处军镇不但位于边陲远离中枢,当地官府也是贪腐严重。 受这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军中将校也是有学有样,拖欠军饷的事情常有发生,继而导致"逃兵"屡见不鲜。 基于此等原因,自诩为"目光长远"的王嘉胤在起事之初,便是授意自己的同村发小王自用招募如他们一般的"逃兵",组成属于自己的"亲兵"。 不管这些"逃兵"昔日是何原因,选择自军中逃跑,但料想其回乡之后的生活定然不尽人意,故而王嘉胤有士卒的把握,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这些本就心怀怨气的逃兵招募到自己的麾下。 "大哥,自从咱们竖起大旗之后,前来投奔咱们的兵丁越来越多,已然超过千人了。" 提及此事,王自用的脸上也是涌现了一抹得意之色,胸口更是微微起伏起来。 这便是他们胆敢兵围延安府城的底气所在,只怕任谁也想不到,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百姓当中竟会隐藏着一群曾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兵丁。 "哦?已有千人?" 闻言,王嘉胤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意外的神色,声音也是不由自主的高昂了几分。 虽然知晓这陕西大地的"逃兵"无数,但王嘉胤也没有料到,自己的"亲兵"竟是壮大了如此规模。 "战力几何?" 略微平复了一下有些激动的内心,王嘉胤便是问出了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今陕西可谓是饿殍遍地,食不果腹的流民百姓到处都是,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他们义军最不愁的就是"兵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