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倘若粮食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万世皇朝不敢说,至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却是不成问题... "即刻从六部中选派能臣干吏,携带番薯,土地等农作物赶赴陕西,大力推行..." 大喜过望的朱由检没有半点迟疑,当下便准备选派能臣干吏赶赴陕西,全区负责于当地推行耕种此等农作物的示意。 不过还未等他将话说完,他便从身前朝臣脸上有些复杂的神色意识到了端倪所在。 一条鞭法! 自从张居正上台并且推行一条鞭法之后,便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 此等方式虽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但对于推行农政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拦路虎"。 毕竟相对于传统农作物,番薯和土豆虽然亩产丰富,但在口感和味道上却略有瑕疵,故而价格十分低廉。 若是太平年节,底层百姓们自然愿意种植这种亩产丰富的农作物,但眼下陕西本就粮食减产,当地百姓们还要向官府交税,自是无人愿意耕种这价格低廉的土豆和番薯。 "户部和吏部分别派遣吏员,会同督查院的巡按御史一道,巡视地方。" "若是民生艰难,准予减免陕西三成赋税。" 终究是有了一定的政治经验,朱由检并没有"大包大揽"的下令免除陕西各府县全部赋税。 因为他知晓,此等决定非但无法给予陕西当地的百姓们些许生机,说不定还会进一步将他们推向深渊。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下面的各级官府去严格实施,才能落实到普通百姓的头上。 如今的陕西各级官府已是烂到了骨子里,朱由检早已不对他们抱任何希望。 "陛下圣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