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两天,即便是先前指责天子无事生非的勋贵和御史言官也纷纷闭了嘴,生怕与这桩"通敌案"沾染上半点关系。 倒是前不久才刚刚奉命总督京营的秦良玉在闲暇时候会忍不住暗自琢磨,天子令自己率兵进京,除了震慑那些京中勋贵之外,是不是也提前做好了对宣府豪商动手的打算? 如此说来,天子岂不是未卜先知? 每每想到这里,秦良玉的脸上便是露出敬畏之色,目光也是不由自主的投向紫禁城的方向。 ... ... 紫禁城。 因为这些天气温下降的缘故,本就铺设了地龙的暖阁中更是在角落处增加了几个火盆,令得阁中颇为"燥热",但此时在阁中伺候的宫娥内侍却是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得天子震怒。 案牍之后,一身常服的朱由检面沉似水,不动声色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本,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及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一左一右的从旁伺候,下首则是满堂绯袍。 除了阁臣孙承宗,李国普,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这些"帝党"之外,还有一位生面孔。 大理寺卿,陈扬美。 相比较"六部堂官",大理寺卿的存在感颇低,他的主要职责是复核案件,平凡冤狱,一般只有在三法司会审的重大案件中才会出席。 "这么说,张家口堡那些豪商通敌的来龙去脉已经查的水落石出了?" 不多时,天子朱由检犹如惊雷一般的声音在乾清宫暖阁内炸响,引得心思各异的朝臣心中一惊,忙是起身,冲着上首的天子躬身行礼。 "回陛下,臣等以锦衣卫和东厂的密奏以及在范永斗等八家晋商府中搜到的书信为证,在结合那范三拔的证词,基本可以断定..." 说到此处,这位一向以"直谏"闻名朝野的大理寺卿刻意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上首的天子之后,方才朗声说道:"宣府豪商通敌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万历末年,历任宣府巡抚均是难辞其咎,城中兵备道更是无一例外,涉事其中。" 或许是此案过于骇人惊闻,令得大理寺卿陈扬美颇有些找到了自身存在价值的缘故,其黝黑的面容上满是刚毅,胸口也不断的起伏着,说出来的话语更是令得阁中众人脸色大变。 啪! 第(2/3)页